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培训>项目展示>详细内容

项目展示

2017年海安县幼儿园保育员培训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7-1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指导思想

为了推行保育员职业资格认证的制度、推动保育员持证上岗的规范化操作,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把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落到实处,规范和做好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完善保育员任职培训,提高保育水平和技能,切实提高幼儿园的保育保健质量,以适应新课程对保育员素质的要求,根据《幼儿园评估标准》要求以及 2017 年教师培训年度规划,特举办本年度幼儿园保育员培训班。

二、培训目标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能够达到以下标准:(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1. 系统地掌握现代儿童保健科学及儿童教育理论知识。婴幼儿各系统、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小儿生长发育及体格锻炼,掌握小儿营养基础知识与合理喂养、微生物基础知识与消毒隔离、小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  

2. 婴幼儿心理发展与保育、婴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婴幼儿游戏、学习、运动中的保育。  

3. 托幼机构意外伤害的预防及初步处理、托幼机构常用护理、托幼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及应用。托幼机构设备、物品的保管与环境工作,以及保育员专业技能。  

4. 熟悉托幼机构的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明确托幼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具备一定的道德、业务、身心素养。并能根据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教工作的目标、原则、方法与求,独立地开展婴幼儿的各项保育工作。    

5. 具有熟练的,与婴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

三、培训对象

凡在我县幼儿园工作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或未经保育职业培训的幼儿园、托儿所保育人员。

四、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暑期 7 8 月份集中培训,集中面授 10 天。

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五、培训内容及要求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要求,保育员培训中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有关保育员职业道德、婴幼儿生理、心理、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够及时发现幼儿身体的异常状况,及时处理小外伤类别以及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一)专业理论课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知识、婴幼儿各系统生理卫生、小儿营养基础知识、集体儿童膳食管理、婴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保育、配合教育活动等。  

(二)专业实操课  

婴幼儿游戏、学习、运动中的保育、配制幼儿园常用消毒液、婴幼儿意外事故处理、托幼机构常用护理法、生活管理、托幼园所设备、物品的保管与环境卫生、安全工作、保育员专业技能技巧、保育员专业技能技巧、配合教育活动。

六、选用教材  

1 )《保育员(基础知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 )《保育员(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七、考核办法

注重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的结合,政策法规和理论课程考核实行完成作业与闭卷考试相结合;专业课程考核实行完成作业与实践操作、展示汇报相结合。

培训结束后由县人社局劳动就业保障中心统一组织参加保育员中级工劳动技能鉴定。

 

 

海安县教育局

2017 7 18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