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江苏省 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许贵祥
摘 要:本文将从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这一概念出发,探讨整合后的几种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并对这几种模式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课程;整合;模式;建议
《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稿)指出:“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强调“课程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们正处在网络时代,网络环境、网络文化无时不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网络环境已经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冲击着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得不使我们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目标,反思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要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个性化学习,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笔者认为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进行整合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几种教学模式
(一)班级授课演示型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设计好教学课件或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借助网络教室,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屏幕、广播将学习内容传送到学生机上。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听教师讲解、练习进行学习。或学生通过点击相关网站,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归纳、小结进行学习。在课上,教师随时可以进行网上测试,教师通过监看后可随时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变化不大。但由于借助了现代媒体,信息量增大,教学手段有了变化,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教学效果通常比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些。
(二)自主学习个别化探究型
这种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辅导来实现。它主要是运用编制的基于网络的 CAI 课件或教育城域网进行的。在个别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借助网络在资源与交互上提供的支持,使学生获得及时、充分的个别辅导。学生的自我趣向将得到最大发挥,学生需要什么知识、什么技能都可以得到满足。如果是集中式上课,学生人数不宜多,以二、三十人较为适宜,否则教师无法兼顾。这种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三)群体协作交互型
群体协作交互型学习模式是借助于网络,让学生互教互学,合作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合作品质有重要价值。在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合作方式有三种:竞赛、合作和互教互学。在竞赛方式下,教师通过网络组织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展开竞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很容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为完成任务,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在协作方式下,学生为完成某个共同的学习任务而组成特定的小组,通过 E-mail 或者 BBS 方式不断进行针对特定任务的讨论。在互教互学方式下,学生可以通过与一起学习的同学交流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彼此之间互教互学,使得在传统教学中学习伙伴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得以延续。
(四)群体讨论型
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丰富活泼,并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讨论的不同主题,在丰富的资源库中自行取用合适的资源。通过师生之间、学习之间相互交流,探讨而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对问题的讨论。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式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常常采用 BBS 、聊天室或 E-mail 进行有关特定问题的讨论和解答。这种讨论或学习更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思维、智慧将为整个群体所共享,而整个学习群体将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实施建议
英语学习包括行为和认知,记忆和思维、归纳和演绎,综合和分析,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口语活动和书面语活动,理解和表达,交际活动和智力活动,形式和内容,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学习英语需要大量输入,才能真正学好。所谓大量输入,也就是大量地读和大量地听,在大量地听和读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吸收许多有用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子、语段、词形变化规则、造句规则、行文和说话规则。再通过大量口语交际训练及写的能力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运用能力的目的。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网络环境为我们提供了更有效的学习平台,更多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加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的资源,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多样、训练更加有效、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在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时注意以上教学模式的交互使用,各取所需,用其所长,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同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开信息渠道,丰富网上资源
学校和教师要想方设法丰富网上资源,开通信息渠道。要借助有关学习网站的搜索引擎和相关网站链接,特别是与英语学习有关的网站链接。如:“外语世界网”、“网络英语�听力训练”、“中青网�英语角”、“听力特快”、“世博英语网”、“轻轻松松英语”、“精彩英语网”、“广播英语网”等;另外,学校应为英语教学购置丰富的英语视听、阅读等方面的音像资料,供师生点击查阅,为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物质保障和便利。
(二)分析学习特征,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社会背景、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期望、学习风格、英语掌握的程度及知识结构。还要分析学生的先前经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起点,并确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和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输入大量贴近学生英语水平的声像材料和读物提高学生接收、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英语的思维、联想、想像、判断和推测的能力,增强语言的分析加工能力,进而丰富英语词语的存储,强化语言知识,促进语言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三)精选学习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内容的选择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教学内容的范围规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教学内容的深度规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和能力水平。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析,只有确定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和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求,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除了运用好已有的教材外,还要根据对学生状况的分析,精选各种音像及阅读资料,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来实现教学目标。
(四)创设教学情境,实现自主学习
以上介绍的四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来创设的。这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大胆突破。好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这种学习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 8B Unit5 Welcome to the unit 之前可以先布置学生根据教材上出现的五个国际慈善机构在网上查阅有关信息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然后对搜寻的资料进行整理,重组,然后进行小组和大组交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最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能大大地增强学生对各种慈善机构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爱心,同时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探讨目前仍处于刚起步阶段,仍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只有去大胆实践、探索、总结、反思,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新途径,为我国的外语教学增加新的活力,迎接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基于多种通讯机制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王吉庆 李宝敏 现代教育技术 2001 ( 3 )
3 、“英语学习论” 胡春洞 王才仁 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工作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许贵祥 教育硕士 邮编 226600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邮箱: luckyxgx@163.com 手机: 1386272809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