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研训动态>详细内容

研训动态

恰是清风拂面处,研修学习正当时
——海安市举行2023届初一、初二语文主备课暨“1115”名师工程 培养对象(初中语文)研修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25 12:40:40 浏览次数: 【字体:


16132a01ec024d8f83985d82178217cd.jpg


90e599f3d1254db5ac63206817269560.jpg


“语”你相约,“研”热就在最美四月天。  

为深入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1115”名师工程培养对象的引领辐射作用,优化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实践,4月19日和4月21日,海安市2023届初一、初二语文主备课暨“1115”名师工程培养对象(初中语文)研修活动如期举行。海安市全体初一、初二语文教师分别相聚海陵中学和城南实验中学共话教研“1115”名师工程初中语文学科培养对象全程参与研修学习。

活动由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研训员陈树梅主持。

 

课堂展示显风采


b9ed8b612e5e4eb286aa0ccfc672249c.jpg


    海陵中学陆华奎老师执教小说阅读教学课《驿路梨花》。陆华奎老课新教,以“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梳理情节,探寻写法,领会立意。通过对“梨花”物与人相融共通的品读,感知文章的语言之美、构思之美,有机渗透新课标的理念和元素。


47f75280536142989d7b6ba2a14041ef.jpg


城南实验中学王丽老师执教古体诗阅读教学课《石壕吏》。本节课师生共学氛围浓厚,聚焦文体和文本特征,以“读”为抓手,以“苦”为主线,创设情境,师生共读,在充分的品读、研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品味语言的精妙,生成个性的阅读体验。

 

08ed2e88e3b5400a9de9232c7e16ea2d.jpg


         开发区实验学校范甜甜老师执教作文教学展示课《清水出芙蓉,素颜亦动人》。范甜甜的课堂遵循归纳演绎教学法,结合名家经典课文,引导学生在质朴文字的鉴赏中厘清平实语言与生动表达的关系,领会平实语言的魅力,实现阅读与写作实践的无痕转换。


378386f2941a4cd9a6a077c6d3614c44.jpg


西场初中李海燕老师以《叩开心灵之窗》为题,展示了关于心理描写如何传情达意的写作指导课。李海燕的课堂质朴、实用,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和激发学生探究人物真实心理,并提供名家名段示例,搭建有效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进行创写提升练笔。

 

课堂评议中肯綮


01e2e27ba465455ea78bf1b90581103e.jpg


f90739bab26b47f3ac6f3026fb4cf2f6.jpg


9c04faa49d864d0898309a8e12e2f93f.jpg


50a23344971c4aa8b7139bc73e030793.jpg


课堂评议环节,首先由四位执教老师依次分享磨课、上课心得。


a60e4c8e6b694a4cb8bcfb316478bfd0.jpg


a7a06517dcec4b3caf24e8f3e6502f28.jpg


紫石中学备课组长刘小凤和李堡初中备课组长杭启建点评初一两节教学展示课。刘小凤基于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充分肯定陆华奎的课堂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辨意识的培养,用主问题架构课堂沉稳大气,用辅问题拓展思维灵动有致。杭启建赞扬范甜甜的作文课从日常问题出发,贴着学生需要设计课堂,思路清晰,选材精准,训练到位,可学可用,为初中语文日常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4f7aa906fd20443788f501748c0b3cbf.jpg


紫石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崔益林对王丽和李海燕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崔益林极力欣赏《石壕吏》的课堂既“读教”又“教读”,是一节既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又浸染着琅琅读诗声的古体诗教学示范课。崔益林理性评价李海燕的作文课,肯定这节课遵循学生写作认知规律,选点切入接地气,情境设计有新意,很好地架起经典美文赏读与学生作文实践的联通桥梁。

 

专题研讨抒真意


52e3db00c47a4a8aba803e161649c17f.jpg


海陵中学教师吉谊红作专题发言,就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的话题进行交流分享。吉宜红介绍了海陵中学初一语文备课组学科建设和每周主备课的落实情况,着重从“聚焦质疑、思辨素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坚持问题、改革导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两个方面剖析备课组及教师个体落实新课标、对标新中考的举措。


e4235ee29dc649e8b23bbd81542136aa.jpg


城南实验中学何斌老师在初一、初二主备课活动上分别作了《上好“我“的语文课》《“牵手”新课标,上好“家常”课》的专题讲座。两场讲座都围绕上好“家常”课这一话题,有梯度、分学情地阐释了家常课的特质、状态、价值以及上好家常课的心理预期和效果预期,从“建立模式”“开发创意”“创设情境”三个维度分享了丰富的课改实践案例以及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得失体会。

 

专业引领树航向


a2f2da4fef54408d956e314b4275bf73.jpg


陈树梅紧扣初一初二教学日常,对语文主备活动的“日常”、示范课型的“日常”、教研行为的“日常”、备考作为的“日常”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对日常教学的容量、质量、含金量进行了分析和提醒,对新课标、新中考的快节奏引发的走入误区、陷入盲区、错入舒适区的教研行为进行了纠偏和忠告。

陈树梅建议各校备课组、全体语文老师都要贴着问题行走,循着新课标的信息进行缜密的教学筹划和中考预演,要将“语文”二字的真谛探究到底,多见识、多学习、多思考,务实专业发展,夯实日常教研,以高度的责任心赋予学生有辨识度的语文课和诗意盎然的语文味。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愿海安语文教育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躬耕笃行,走实走心,立根筑魂。

 

且学且思表真心


成功的课堂教学背后是深邃的思考,是艰辛的探索,是经验的总结,精彩的专业表达都凝聚着主讲人的深思熟虑后的智慧。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于燕飞(角斜初中)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简约、扎实、有效,不赶时髦,不抢风头,提高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以最经济的教学手段,朴实的教风,把阅读课上得四两拨千斤。             ——崔恒平(紫石中学)

语文老师既要忙于语文教学的“烟火日常”,更要追寻“诗和远方”。读书是一个最便捷也是成本最低的途径。语文老师应该有自己的“书卷气”,在忙碌生活的间隙,读几本有深度的书,读几本闲书,让生命充盈。               ——吉顺斌(双楼初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