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高质、创新
------海安市2023年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海安市体育教师师德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理论实践能力,优化体育教育质态,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23年8月4日至6日,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在海安外国语学校组织了全市体育教师全员培训。培训活动由市教师发展中心体育研训员王进主持,全市300多名体育教师参加了培训。
专家引领中感悟
江苏省特级教师、体育教研员杨浩作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务实》的讲座。他从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构建思路出发,指导教师阅读理解学段之间体育知识、技能、体能的关联度;大单元教学情境设计、练习强度、评价标准的区分度。他采用详实案例剖析、精彩互动等方式,阐述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务实”举措,为海安市体育教师学习、应用新课标指明了方向。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体育教研员曹建作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实践与思考》的讲座。他从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对新课标变化作出“要求更聚焦、教学更规范、个性更鲜明、评价更全面”的四个判断。他通过案例式来剖析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认为只有通过课内外校园体育平台构建,才能有效地将人才培养、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他的讲解为全市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
实践交流中增智
图10
城南实验小学学科带头人史有军作了《集团体育教研组长工作的实践探索》 的讲座。他从体育教研组长应成为“践行教育思想的实践者、促进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者”等方面,强化集团体育教研组工作制度建设、教师规范管理、科研带领团队的重要性,为全市集团化办学教研组活动组织、青年体育教师成长,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曲塘镇小学教育集团教导处副主任倪庆锋作了《区镇体育教研活动联动的实践探索》的讲座。他从研训引领、课程推进、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等方面,介绍教育集团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抓好体育研训活动、促进体育教师成长,推进学生五育并举的区镇教研活动的实践案例,让培训全体老师分享了丰硕的研训活动成果和教师培养策略。
传承特色中创新
大公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储开圣作了《弘扬北凌体育精神,打造课程足球特色》的讲座。他讲述了大公北凌农民体育的创举。北凌农民体育历经几代人60年的传承,已成为海安的全国农民体育品牌,形成了“创新传承,拚搏进取”的北凌体育精神,这种精神与新时代课程改革目标相契合,助推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走出了一条校园足球特色之路,为海安市学校课程资源跨域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案例。
曲塘高级中学邵建生老师作了《课程改革,传承创新》的讲座。他讲述了《三门球》《手足双门球》和《健身龙舞》校本课程项目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他的讲述让大家认识到新课标实施是团体协同战,既要领导支持、专家指导,又要体育教师的主动作为,更要发挥自己的睿智,久久为功,才能创造经典。
谋划体验中带走
海安市教体局基教科体育专干于洋,针对近年来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对比分析了同类学校存在的差距、体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强调体教融合发展,将学校体育特色与学生运动特长有机结合,走学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学生“一生1-2项目”特长发展之路,在新时代、新课标、新策略基础上,高质量实施体育教学、高水平增强学生体质。
体育研训员王进作了《务实、高质、创新》的讲座。他提出“培训、教研、评价一体化,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资源、融合、跨域一体化”这三个重要概念,这既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的提炼,又是海安未来三年体育研训的谋划。他还对新研发的跨域主题运动项目“手足击打球”进行了培训,让老师们掌握了新课标实施的方法,体验了跨域情境设计带来的运动乐趣。
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崛起的重要基石。本次培训为全市的体育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体验的平台,愿老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茁壮一片片新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