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 创设新课堂 踏上新征程
————南通市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教学指南暨新教材专题研讨活动
为学习《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指南》及三、七年级新教材内容,提高我市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水平,2023年9月27 日~28日,南通市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教学指南暨新教材专题研讨活动在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南通各区县信息科技教研员以及200多名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现场参加了活动。
9月27日上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黄佳玮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式讲话,海安市城南实小教育集团总校长许卫兵向各位来宾介绍了集团的信息科技教育情况。
随后,如皋市教育发展中心范留平以《“三新”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及对策》为题,对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教育作了讲座,讲座由浅入深,带领大家剖析了新教材的单元目标与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让大家明白了二者的紧密联系,为今后新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
9月27日下午,小学会场在城南实小报告厅和阶梯教室分别展示了六节精彩的信息科技新课堂,为大家展示了信息科技教师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在新教材的指引下的实践探索和课堂样貌。
南通市小海小学的汤雄老师执教《在线生活悄然而至》
通州区实验小学的袁施春老师执教《按需选用数字设备——我是非遗代言人:南通板鹞》
南通市城中小学的周锋老师执教《在线信息的搜索》
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的杨蓉老师执教《保护数字身份》
如皋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的秦许峰老师执教《做时间的主人》
启东市近海小学的成燕华老师执教《阅读 越读 悦读——身边的数字设备》
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的陈潇做了以《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解读为题目的专题分享,讲座从大观念视角下的新教材、新内容,核心素养围绕中的新课标、新指南,真实情境下的新思考、新探索三个板块展开,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做法,为在场的老师今后如何更好的围绕新课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拓展了思路。
中学会场在城南实中多媒体教室分别展示了六节精彩的信息科技课,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变革。
如东县曹埠初中施挺老师执教《互联网的演变——数字中国之我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初中纪小绒老师执教《信息的搜索与遴选》,海门区临江新区实验学校林晓庆老师执教《互联网应用中数据的构成与组织——下一站,瑰葭路》,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夏迎燕老师执教《网络系统的组成》,南通市东方中学杨燕燕老师执教《向世界介绍我的家乡》,海安市丁所初中杨梅老师执教《跨学科主题学习》。
活动最后,南通市东方中学龚春美老师为初中组与会老师做《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解读专题报告,讲座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段互联网教学的教学应用,在多个环节的创新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让参会老师收益匪浅。
9月28日上午,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郑明达做《聚焦单元(项目)活动,提升信息科技课程实施质量》专题报讲座,讲座围绕“单元(项目)”式学习组织教学活动的原因及优势,建议现行框架下将单元活动与项目活动相融合,不做区分,从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淮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卫全老师做《基于问题驱动 培育核心素养——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落地的路径研究》专题讲座,讲座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分享了《汉诺塔游戏——我的递归之旅》课堂教学实录,王主任和在场的老师进行了互动讨论,同时王主任希望每一个教师都能做一个完整的人,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也能做一个完整的人。
黄佳玮老师带领大家从案例出发,解析课堂评价要有针对性,连续性,并鼓励大家多钻研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真实情境中促进课堂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此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明晰了方向,更新了教育理念,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相信老师们今后为落实新课标、新理念,实施新课堂教学,一定会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