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教体系统“天天向上·大先生成长工程” 2024年新招聘教师培训班第一期培训如期举行
为帮助新招聘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岗位,成为懂规范、能教学的合格教师,8月12日至14日,海安市教体系统新招聘教师试用期岗前培训在海安市委党校如期举行,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芝锋、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体局纪监组组长、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市教育纪工委书记王立等出席了此次培训并为新教师们作精彩的讲座。教体系统248名新招聘教师参加培训。
方向引领 宣誓定初心
培训伊始,新教师一起学习了培训方案,对未来一年试用期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有了清晰的了解。根据培训计划,该班培训时间为10个月,旨在通过集中通识培训、学科基地实训和校本实践研训,帮助新教师涵养师德师风,提升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尽快站稳讲台,夯实内功。
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许卫兵带领全体新教师进行了庄严的入职宣誓。
专家赋能 研思沐春风
本次培训特邀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副校长顾庆华、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秦美娟、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陆晓林等多位名师专家莅临指导。
许卫兵立足工作经历,强调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他表示,新教师应“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新教师个人的蜕变,以“一棵树的挺拔”,实现“一片林的舞蹈”。
顾庆华与新教师分享了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的经验。他锚定了班主任工作中“勤奋、精细、激励、凝聚、陪伴、热情、求真、严格、专业、思考”十个关键词,希望新教师能够为学生担当,要有大情怀、大格局,为海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年轻一代应有的贡献。
秦美娟提出教学要从“心”开始,幸福履新。她指出,教学应信心满满,走上三尺讲台;应真心相待,尽快融入团队;应爱心滋润,用心关爱学生;应耐心沟通,促进家校合力。
陆晓林概括了“优质课堂”的十点特征,建议新教师在重新认识课堂、理解课堂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优质课堂,要有改变自我的意识、打造经典课例的决心,在注重方法深度的通识寻找合适的教学风格,最终实现教学上的“我行我塑”。
以史铸魂 薪火永相传
新教师现场参观了宁蒗支教馆、“四史”教育馆,支教群体的表率示范使新教师更加了解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仁人志士的牺牲奉献使新教师更加坚定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高屋建瓴 寄语展厚望
万芝锋代表教体局欢迎新教师投身教育事业,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并对新教师展现出来的良好精神风貌给予赞扬。他紧贴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在学生管理、教学常规、家校沟通等方面为新教师的入职适应提供了精准的“操作指南”,送上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他勉励新教师要立志做大先生,以德立身,扎根海安大地,在新的教育征途上开好头,踏踏实实走好第一步,努力成为学生喜欢、家长认可、同事赞许、领导放心的教育工作者。
王立依据教育法律法规,要求教师应始终绷紧纪律之弦,并从优良传统、师风建设、师德涵养三方面对新教师提出规范性要求,希望新教师以德为先、锤炼作风、严守纪律,为海安市教育添砖加瓦、助力赋能。
深学细悟 自省求真知
三天的培训,让老师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老师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自己的教育之路,用更认真严肃的态度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时刻保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夏日的汗水才能成为秋日收获的铺垫。祝福所有的年轻教师们,要坚持心中所想,心存阳光,必有诗和远方;坚定心之所向,心中有爱,必成一代良师。
万局长的分享为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建议,提供了一份精致的“新教师指南”。作为新老师,要尽快忘却“无生课堂”的印记,要懂得去关注课堂上的学生反应;批改作业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拿到作业的心情;与学生相处时,老师的情绪管理方法也非常新颖,这些都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南屏小学梅玉莹)
《人间词话》有言: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提醒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客观全面的看待学生,摒弃主观色彩。正如顾校长说,师生一场是缘分,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真正认识到老师这个角色的重要性,真正体会到为人师表的意义,真正地尊重和理解学生,摒弃“以我观物”,而应“以生观我”。(海安中专 陆玲玲)
一位位名师、前辈的倾囊相授与真挚的嘱托,让我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我们要坚守教师道德准则,坚决不碰法律红线。要努力像许校长一样,成为一棵挺拔的树,立德树人,以身示范;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心”开始,幸福履“新”。(李堡中学 陈心灵)
讲座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阐述“重新认识课堂”时,陆校长提出了五个问题让学员思考,学员畅所欲言,老师倾囊指导,在这种有来有往的良性互动中我看到了陆校长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具像化。陆校长还告诉我们,优秀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他用平白生动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教学经历,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化为现在一条条具体的教学建议,让我看到了为师者“传道授业”的精神。 (实验中学 印月)
本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教育法律法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师生沟通、家校沟通等多个方面。通过各位资深专家的精彩分享,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和心灵的滋养。(海陵中学 陆雨涵)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