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落地新路径:解码教材书后思考与习题
“仰观课改云峰千叠,方觉吾生有涯;星途漫漫道阻且长,幸得杏坛同舟”。为提升新教师专业素养,帮助他们更快站稳讲台,站好讲台,3月13日,海安市教体系统“天天向上·大先生成长工程”2025年初中语文基地第三次培训活动在海安市紫石中学举行。海安市老科协教体分会秘书长崔益祥莅临指导,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师培部主任张怀明,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师培部研训员戴玲以及全市新分配的15名初中语文教师参加了活动。
会议伊始,薛梅对本次“天天向上·大先生成长工程”初中语文培训的考核要求作了详细的解读,她强调新教师须做到“五个一”:上一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汇报课、写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出一份高质量的考试卷、写一份规范的试卷质量分析、写一篇教育教学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
主题思考,旧课新磨
本次培训主题为新课标之下如何用好书后思考和练习。在活动中,三位学员展示了基于思考和练习的研讨课:《阿长与<山海经>》,三位学员课堂风格迥异,却各有千秋,给培训现场带来一阵阵思维的碰撞。
学员符译文台风扎实沉稳,知识点如溪流淙淙倾泻,逻辑链条环环相扣,过渡语恰如飞桥连山,行云流水间牵引着四十分钟的思维航线。
学员殷李欢则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方寸之地,引经据典,展现了极为深厚的文学素养。
学员高昊则展现了独特的亲和力,他的课堂像是一本书娓娓道来,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
钻研评课,精研砺教
研讨课结束之后,众学员与指导老师围坐成一圈,发表自己对于上一个环节的心得与体会。学员们立足自身实践展开研讨,视角新颖独特,涵盖多维度分析,为课题研究注入鲜活案例与创新思路。
崔益祥寄语众学员,要深度依托紫石中学为初中语文新教师搭建的学习平台,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议通过“思考者-实践者-研究者”三维赋能路径,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讲座研讨,群力聚焦
指导教师王鹏做主题为“教学设计与书后思考和联系的关联”的微讲座。他强调静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要求学员要重视深度阅读,基于文本联动教学,依标依体教学,将教学环节精简,聚焦于既定的教学活动。
会议最后,指导老师张晓弘从命题人的视角,分析了中考语文命题与教材书后思考和练习的关联,提醒学员们重视对书后思考和练习的研究,为此次研训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用户登录